-
论语《好勇疾贫章》原文及解读
十 好勇疾贫章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一个人好勇斗狠,不安分,容易惹是非,造祸乱;厌恶贫困,更会造反,毕竟像颜回这样的人是极少的。孔子教人,固然强
2021-03-23 11:28:54
-
论语《夷狄之有君章》原文及解读
五 夷狄之有君章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从前与现在,都有注本以为,此章孔子讲蛮夷种族即便有君上,也不如华夏民族没有君上。仿佛孔子持民族优越论。但也有学者对这样
2021-03-23 11:27:52
-
论语《天生德于予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二 天生德于予章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史记》讲: 孔子到宋国,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操习礼仪。宋司马桓魋想杀孔子,拔树相胁,孔子只能离去。弟子们催快跑,孔子就讲:
2021-03-23 11:24:40
-
论语《士而怀居章》原文及解读
三 士而怀居章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古人以为,天地四方,都是男子干事业的地方。哪里有事业,就去哪里,而不是留恋安宁。士以天下为关怀,更应如此。 古人又以为,怀与安
2021-03-23 10:49:16
-
论语《士志于道章》原文及解读
九 士志于道章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道是宽泛的抽象概念,不像仁有具体内涵。道,象征着超越个人利益的公共关怀。 士,孔子那时有文武之分,但主要指文士。
2021-03-23 10:48:32
-
论语《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章》原文及解读
三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章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凡人皆有好恶之情,但能够恰如其分,却很难。孔子断言,只有仁者,才有能力喜好人与厌恶人。故我们都应常怀自知之明,在好恶
2021-03-23 10:47:11
-
论语《周监于二代章》原文及解读
十四 周监于二代章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倡导周礼,因为周的制度文明基于夏、商二代,在继承中创造,达到了郁郁乎文哉的高度。 孔子是历史理性主义者,他注重历
2021-03-23 10:44:27
-
论语《吾未见好德如好色章》原文及解读
十七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章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讲这话具体有所指。卫灵公与美艳夫人南子同车出行,宦官随侍,让孔子坐第二辆车,招摇过市,于是孔
2021-03-23 10:37:14
-
论语《君子病无能章》原文及解读
十八 君子病无能章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常言道,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所谓有准备,当然是一个不那么明确的说法,包括了许多内容,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自己的
2021-03-23 10:32:14
-
论语《君子欲讷于言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四 君子欲讷于言章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话说多了,容易错;说放肆了,更惹祸。因此,讲话要谨慎。做事客观上容易懈怠,主观上容易懒惰,因此,做事要勤勉。 但是,并不能
2021-03-23 10:31:15
-
论语《君子和而不同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三 君子和而不同章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人与人相处或共事,如能于道理上考虑,便容易心平气和,彼此识见不同,也能坦诚讨论;如不能于道理上考虑,牵涉进个人利益
2021-03-23 10:30:29
-
论语《君子以文会友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四 君子以文会友章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人若无友,虽苦学,也很难摆脱孤陋寡闻,因为一个人的识见是有限的。人交朋友,途径很多,或酒肉,或权利,但最切心的应当
2021-03-23 10:29:42
-
论语《君子上达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四 君子上达章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人与人原本相差不大,渐渐地便有了分别。君子与小人,上达与下达,或以为见之于名利与地位,其实并非如此,尽管名利与地位也不是非要
2021-03-23 10:29:01
-
论语《其言之不怍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一 其言之不怍章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满碗饭好吃,满口话难说。言之不怍,大言不惭,随口荡荡,本来就不想真做;即便讲话时不是违心,但大话要落实,往往也是不可能的
2021-03-23 10:26:52
-
论语《兴于诗章》原文及解读
八 兴于诗章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之教,始于《诗》、《书》,终于《礼》、《乐》。但兴、立、成,讲的是学习的功效,并非次序。 古人的诗,可以诵唱。唱歌时,须兴起
2021-03-23 10:24:19
-
论语《众恶之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七 众恶之章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人都有长处,有不足,如果众口一词地称誉一个人,或者诋毁一个人,都是违背常理、不足以信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作认真观
2021-03-23 10:23:27
-
论语《众恶之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七 众恶之章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人都有长处,有不足,如果众口一词地称誉一个人,或者诋毁一个人,都是违背常理、不足以信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作认真观
2021-03-23 10:23:27
-
论语《乡人饮酒章》原文及解读
十 乡人饮酒章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传统乡村的聚餐,以及其他游乐活动,都是氛围轻松而又礼序井然的场合。身处其中的人,受其熏染,一代人影响一代
2021-03-23 10:17:51
-
论语《主忠信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四 主忠信章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此章与《学而第一》君子不重则不威章的后半部分完全重复。 一本书偶有重复,古今中外恐不能免,但读者对其态度却大有不同
2021-03-23 10:16:43
-
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章》原文及解读
三十二 不患人之不己知章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此意在《论语》中多处记载,只是文字略不同,可见是孔子与弟子们经常谈及的话题,弟子们各有记录。 乱世之中,用人之际
2021-03-23 10:15:43
-
论语《齐景公问政章》原文及解读
十一 齐景公问政章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政事与家务,都自有规矩在。如果乱了
2021-03-23 10:06:14
-
论语《齐景公有马千驷章》原文及解读
十二 齐景公有马千驷章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颜渊》篇子张问崇德辨惑章的尾句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宋儒以为
2021-03-23 09:59:35
-
论语《齐景公待孔子章》原文及解读
三 齐景公待孔子章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季氏与孟氏都是鲁国卿大夫,季氏位高,孟氏位低。据《史记孔子世家》,孔
2021-03-23 09:42:25
-
论语《阙党童子将命章》原文及解读
四十七 阙党童子将命章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孔子的居处叫阙里,即此章的阙党,有一位未成年人在传递
2021-03-23 09:41:20
-
论语《闵子侍侧章》原文及解读
十二 闵子侍侧章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子乐,又作子曰。作子乐,是指孔子喜欢学生,乐得英才而育之;作子曰,是因着
2021-03-23 09: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