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宋江杀惜》主要内容解读及赏析

【导语】:

《水浒传》写了宋江杀惜,但是作者却对宋江杀惜的原因和经过作了根本的改造,使宋江杀惜不仅由个人的偶然的原因,变为社会的政治的原因,具有令人同情的正义性,而且在艺术上显得极

  《水浒传》写了宋江杀惜,但是作者却对宋江杀惜的原因和经过作了根本的改造,使宋江杀惜不仅由个人的偶然的原因,变为社会的政治的原因,具有令人同情的正义性,而且在艺术上显得极为高超。如容与堂刻本《水浒传》 第21回末李卓吾的批语所指出的: “此回文字逼真,化工肖物。摩写宋江、阎婆惜并阎婆处,不惟能画眼前,且画心上;不惟能画心上,且并画意外。……余谓断有鬼神助之也。”

  为了使读者对宋江杀惜的正义性有深刻的印象和充分的理解,《水浒传》作者在宋江杀惜之前作了大量的铺垫。

  首先,是以宋江对阎婆及阎婆惜母女的有恩有义,与阎婆惜对宋江的忘恩负义,加以烘托、对照,使读者的同情完全倾向在宋江一边。宋江跟阎婆惜素昧平生,只是在路上偶然碰见她跟王婆在一起,听王婆说,昨日阎婆的“家公因害时疫死了”,“正在这里走投没路的,只见押司打从这里过,以此老身与这阎婆赶来,望押司可怜见他则个,作成一具棺材”。宋江一听,二话没说,就叫“你两个跟我来,去巷口酒店里,借笔砚写个帖子,与你去县东陈三娘家,取具棺材”。接着宋江又主动给她十两银子,“做使用钱”,使阎婆感激不尽地说:“便是重生的父母,再长的爹娘,做驴做马,报答押司。”后来阎婆打听到宋江没有娘子,主动请王婆做媒,要把女儿阎婆惜嫁给宋江,说:“亏了宋押司救济,无可报答他,与他做个亲眷来往。”“宋江初时不肯,怎当这婆子撮合山的嘴撺掇,宋江依允了,就在县西巷内,讨了一所楼房,置办些家火什物,安顿了阎婆借娘儿两个,在那里居住。没半月之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绫罗。又过几日,连那婆子也有若干头面衣服,端的养的婆惜丰衣足食。”尽管宋江对阎婆母女如此有恩有义,而因“这婆惜是个酒色娼妓”,一见酒色之徒张文远,便臭味相投,“打得火块一般热”。“这宋江是个好汉,不以这女色为念,因此半月十日,去走得一遭。那张文远和这婆惜,如胶似漆,夜去明来,街坊上人也都知了。”宋江也听到了这个风声,他不但不像《大宋宣和遗事》所描写的那样,一见婆惜在与别的男人“偎倚”,“便一条忿气,怒发冲冠”,即拿刀杀人,而且相反,写他连一点争风吃醋的想法都没有,只是“自肚里寻思道:‘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无心恋我,我没来由惹气做甚么?我只不上门便了。’ 自此有几个月不去。阎婆累使人来请,宋江只推事故不上门去。”可见宋江确是不以“女色为念”的“好汉”,他绝不会为个人争风吃醋而杀惜;这显然是跟《大宋宣和遗事》作了完全相反的艺术处理。

  其次,作者又从宋江杀惜前夕,宋江在街上碰见阎婆,以阎婆如何一再要宋江跟阎婆惜和好,宋江如何一再推辞不肯去,进行烘托、对照,既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巧舌如簧的阎婆形象,又使人清晰地看到宋江事先绝无杀惜的预谋。如阎婆两次要宋江到她家去,宋江两次推辞之后,作者又写阎婆“便把宋江衣袖扯住了,发话道:‘是谁挑拨你?我娘儿两个,下半世过活,都靠着押司,外人说的闲是闲非,都不要听他,押司自做个张主。我女儿但有差错,都在老身身上。押司胡乱去走一遭。’”请看,她这话说得多么巧妙,又是多么内涵丰富! 首先,她不是直接为自己女儿辩护,而是以攻为守,反过来责问宋江“是谁挑拨你?”这就首先使宋江怀疑阎婆惜与张三勾搭成奸的根据发生动摇。然后,他又动之以情,说“我娘儿两个,下半世过活,都靠着押司。”这既表明她那势利心肠和她之所以缠住宋江的真实动机,又促使宋江对她娘儿两个的生活产生不能不顾的怜悯之心。在此基础上,她再劝宋江不要听“外人说的闲是闲非”,要“自做个主张”,其言外之意,仿佛指宋江是个缺乏主见的人。然而她又并没有如此直说,这就使宋江听了既不会有反感,又足以激起他“自做个张主”。最后,她生怕宋江对她女儿的过错还耿耿于怀,又加上一句,“我女儿但有差错,都在老身身上”。这句话像煞是承认她女儿有差错,又以“都在老身身上”为女儿开脱了差错。仅从这段话,就把阎婆性格的世故、圆滑,写得可谓栩栩如生,活脱可见。宋江仍以“我的事务分拨不开”,作第三次推辞。阎婆又以“押司便误了些公事,知县相公不到得便责罚你”,来奉承宋江在知县眼中受青睐,即使误了公事也不要紧,这就使宋江不好再推辞,再推辞的话,就等于他自失自尊自重,无异于承认自己在知县相公面前不受重视。接着阎婆又说:“这回错过,后次难逢。押司只得和老身去走一遭,到家里自有告诉。”究竟要“告诉”他什么,她故意含糊其词,这就既活现了阎婆性格的精明、诡谲,又更增加了对宋江的诱惑力和吸引力,使宋江非跟她去不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道:“宋江是个快性的人,吃那婆子缠不过,便道:‘你放了手,我去便了。’”宋江是在被阎婆如此被动、勉强的情况下,才来到阎婆惜身边的。他哪有一丝一毫要主动杀惜的念头呢?

  再次,作者又从阎婆惜对宋江如何怠慢无礼,与宋江如何忍让要走进行烘托、对照,既生动地刻画出了婆惜无情与傲慢、狠毒与邪恶的性格,又更有力地表明宋江本来绝无杀惜的动机。如阎婆竭力撺掇婆惜和宋江二人喝酒和好,可是婆惜却躺在床上对宋江不理不睬,阎婆备好了酒菜,喊:“我儿起来把盏酒”,婆惜却说:“你们自吃,我不耐烦!”阎婆说她这样“使不得”,婆借却说“不把盏便怎地我?终不成飞剑来取了我头!”字字句句,皆将其傲慢与无情之态活现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宋江对婆借仍然采取忍让的态度,“勉意吃了一盏”。经过阎婆的再三劝导,作者写“婆惜一头听了,一面肚里寻思:‘我只心在张三身上,兀谁耐烦相伴这厮! 若不把他灌得醉了,他必来缠我。’”而这时“宋江正没做道理处,口里只不做声,肚里好生进退不得”。恰好这时有个“卖糟醃的唐二哥,叫做唐牛儿”的来找宋江,宋江便向唐牛儿努嘴,示意唐牛儿叫他走。“唐牛儿是个乖的人”,一瞧便知宋江的心意,说是为“早间那件公事,知县相公在厅上发作,着四五个替公人来下处寻押司”,要宋江赶快回去。可是阎婆比唐牛儿更乖,她说:“放你娘狗屁!老娘一双眼,却是琉璃葫芦儿一般,却才见押司努嘴过来,叫你发科,你倒不撺掇押司来我屋里,颠倒打抹他去,常言道:‘杀人可恕,情理难容。’”说着这婆子就打了唐牛儿一巴掌,把他赶出门去了。接着阎婆又责备“押司没事睬那乞丐做甚么?”“宋江是个真实人,吃这婆子一篇道着了真病,倒抽身不得。”在这种“进退不得”、“抽身不得”的情况下,作者写宋江“自肚里寻思说:‘这婆子女儿,和张三两个有事,我心里半信不信,眼里不曾见真实。况且夜深了,我只得权睡一睡,且看这婆娘怎地,今夜与我情分如何。’”不料婆惜不脱衣裳,扭过身,朝里壁自睡了。宋江对“这贱人全不睬我些个”,仍然一让再让,自脱下衣服,把随身带的一把解衣刀和招文袋挂在床边栏杆上,“便上床去那婆娘后脚睡了”。作者特地写出睡到“交四更”,宋江“酒却醒了”。这显然是针对元代水浒戏说宋江“因带酒”杀惜,而特地写明他四更早已酒醒,五更便起床匆匆离开阎家。既否定了宋江杀惜是因为争风吃醋,又排斥了宋江 “因带酒”杀惜。那么,《水浒传》作者又究竟要把宋江杀惜的原因写成是为了什么呢? 《水浒传》所描写的是只因宋江清早五更天匆忙离开婆惜家,忘了带解衣刀和招文袋。等到路上遇见赶早市卖汤药的王公,才想起要把晁盖送来的金子送给他买一具棺材,抵还时常吃他的汤药钱,于是急忙回去取招文袋,因为晁盖给宋江的信和金子皆放在招文袋内。原来宋江去后,阎婆惜发现他留下的招文袋内有“黄黄的一条金子”,便认为这是“天教我和张三买物事吃”,又看到那信“上面写着晁盖并许多事务”,她便欣喜万分地说:“好呀!我只道‘吊桶落在井里’,原来也有“井落在吊桶里’。”“我正要和张三两个做夫妻。单单只多你这厮,今日也撞在我手里! 原来你和梁山泊强贼通同往来,送一百两金子与你。且不要慌,老娘慢慢地消遣你。”只有“吊桶落在井里”,哪有“井落在吊桶里”,仅这两句话,就既表现了婆惜那喜出望外的神情,又画出了她那异想天开的心理。从这种心理出发,她为了达到和张三做夫妻的目的,便不惜要抓住宋江“和梁山泊强贼通同往来”的把柄,欲置他于死地,所谓“今日也撞在我手里!” “老娘慢慢地消遣你!”这该是多么邪恶的心理,多么狠毒的口吻啊! 不用作者另加描述,仅通过人物自身逼真的语言,就能同时做到如李卓吾所说的“画眼前”、“画心上”、“画意外”,这也就是李卓吾所赞誉的“化工肖物”。当宋江返回来取招文袋时,婆惜便“只做齁齁假睡着”,宋江一看床头栏杆上没有招文袋,便“心内自慌,只得忍了昨夜的气,把手去摇那妇人道:‘你看我日前的面,还我招文袋。’ 那婆惜假装睡着,只不应。宋江又摇道:‘你不要急躁,我自明日与你陪话。’婆惜道:‘老娘正睡哩,是谁搅我?’宋江道:‘你情知是我,假做甚么?’婆惜扭过身道:‘黑三,你说甚么?’宋江道:‘你还了我招文袋。’”婆惜不但不肯还,还大骂宋江是“见鬼”。尽管婆惜这样凶恶,宋江还是苦口婆心地说:“夜来是我不是了,明日与你陪话。你只还了我罢,休要作耍。”她还是矢口否认,当宋江指出她“一定是起来铺被时拿了”,她却“柳眉竖踢,星眼圆睁,说道:‘老娘拿是拿了,只是不还你! 你使官府的人,便拿去做贼断。’宋江道:‘我须不曾冤你做贼。’婆惜道:‘可知老娘不是贼里!’”这话该是多么阴毒、凶狠呀,其言外之意很明显,就是她要到官府告宋江通梁山泊贼。因此作者说“宋江见这话,心里越慌”。虽然如此,但他仍是好言相劝:“我须不曾歹看承你娘儿两个,还了我罢,我还要去干事。”可是婆惜却公然招出她的姘夫张三,说他“强似你和打劫贼通同”。在这种情况下,宋江仍是以哀求的口吻说:“好姐姐,不要叫,邻舍听得,不是耍处。”可见宋江这时根本无暇顾及个人的争风吃醋,他唯一担心的只是一定要保守他私通梁山泊寨主晁盖的秘密。因此,当婆惜提出“若要饶你时,只依我三件事便罢!”宋江当即满口答应:“休说三件事,便是三十件事也依你。”哪三件事呢?“第一件,你可从今日便将原典我的文书来还我,再写一纸,任从我改嫁张三,并不敢再来争执的文书。”宋江当即答应:“这个依得。”“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宋江道:“这个也依得。”第三件,婆惜提出“有那梁山泊晁盖送与你的一百两金子,快把来与我,我便饶你这一场天字第一号官司,还你这招文袋里的款状。”宋江向她说明晁盖信上写的这一百两金子“果然送来与我,我不肯受他的,依前教他把了回去。若端的有时,双手便送与你”。婆惜不信,说:“这话却似放屁!”宋江答应:“你若不信,限我三日,我将家私变卖一百两金子与你。你还了我招文袋。”婆惜仍然不肯,并扬言“明朝到公府上,你也说不曾有这金子!”又说:“不还! 再饶你一百个不还!若要还时,在郓城县还你!”这就是说,她已执意要向官府告发宋江。在这种情况下,宋将只有动手去夺,“婆惜死也不放,宋江恨命一拽,倒拽出那把压衣刀子在席上,宋江便抢在手里。那婆娘见宋江抢刀在手,叫:“黑三郎杀人也!’只这一声,提起宋江这个念头来。那一肚皮气,正没出处。婆惜却叫第二声时,宋江左手早按住那婆娘,右手却早刀落。”把那婆惜当场杀死之后,他就“连忙取过招文袋,抽出那封书来,便就残灯下烧了。”可见宋江杀惜实在是出于迫不得已,是婆惜的叫喊声才“提起宋江这个念头来”。为了保守他私通梁山泊的秘密,他舍此别无他法。

  宋江杀惜后,还下楼告诉阎婆说:“你女儿忒无礼,被我杀了!”阎婆以为是“押司取笑老身”,而宋江却说:“你不信时,去房里看,我真个杀了。”阎婆还说:“我不信”,推开房门看见血泊里挺着尸首,才大叫:“苦也!却是怎地好?”宋江说:“我是烈汉,一世也不走,随你要怎地。”这都极为有力地说明,宋江确实不愧为是个胸怀坦荡、敢作敢当的“烈汉”。相比之下,阎婆则极为世故、圆滑,她看到自己一个人对付不了宋江,只好假意说:“这贱人果是不好,押司不错杀了,只是老身无人养赡。”如袁无涯刻本《水浒传》于此处的眉批所指出的,这话既表现出“婆子智”,又反映了“婆子毒”。可是宋江却信以为真,说:“这个不妨,既是你如此说时,你却不用忧心,我颇有家计,只教你丰衣足食便了,快活过半世。”这话既表现了宋江的好心好意,又说明了他的诚笃老实。可是阎婆却一面“深谢押司”,一面假装要宋江领他去买口棺材给婆惜入殓,当她和宋江走到县衙门口时,她便“把宋江一把结住,发喊叫道:‘有杀人贼在这里!’吓得宋江慌做一团,连忙掩住口道:‘不要叫。’那里掩得住,县前有几个做公的走将拢来看时,认得是宋江,便劝道:‘婆子闭嘴! 押司不是这般的人,有事只消得好说。’”这时作者又写道:“原来宋江为人最好,上下爱敬,满县人没一个不让他。因此做公的都不肯下手拿他,又不信这婆子说。”这里作者以阎婆对宋江前后态度的剧变,使她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极为诡谲、狠毒的性格真如活跳眼前。同时,又以宋江对阎婆的态度和满县人都“上下爱敬”宋江,连做公的都“不信这婆子”,这就更加烘托出宋江是“好人有难皆怜惜”,连唐牛儿这时也恰好赶来,要报阎婆头天夜晚打他一巴掌、把他赶出门的仇恨。在他们相互拉扯的慌乱之中,使宋江终于“往闹里一直走了”。这里作者以唐牛儿穿插其间,不仅增加了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和传奇性,而且也更加突出了阎婆的面目可恶可憎,宋江的为人可敬可爱。

  排除为色念而争风吃醋或“因带酒”而杀惜,写成是因保住私通梁山机密的需要,这就不仅把宋江杀惜由个人的偶然的原因,改造成为社会的政治的原因,而且通过阎婆与宋江、婆惜与宋江等人物性格之间的烘托、对照,既使这些人物性格个个鲜明活跳,又通过阎婆和婆惜的性格刻画,揭露了那个社会的人心叵测,世情险恶。通过宋江性格的刻画,讴歌了他那忠诚老实、仗义疏财、刚烈性直的美好品格。这一切,显然皆应归功于《水浒传》作者高明的见解,强烈的爱憎情感和反复铺垫、烘托、对照等艺术手法,而绝非如李卓吾所说的“有鬼神助之也。”

水浒传108将排名、绰号、星号
 

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鲁智深武松董平张清杨志徐宁索超戴宗刘唐李逵史进穆弘雷横李俊阮小二张横阮小五张顺阮小七杨雄石秀解珍解宝燕青

朱武黄信孙立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单廷珪魏定国萧让裴宣欧鹏邓飞燕顺杨林凌振蒋敬吕方郭盛安道全皇甫端王英扈三娘鲍旭樊瑞孔明孔亮项充李衮金大坚马麟童威童猛孟康侯健陈达杨春郑天寿陶宗旺宋清乐和龚旺丁得孙穆春曹正宋万杜迁薛永施恩李忠周通汤隆杜兴邹渊邹润朱贵朱富蔡福蔡庆李立李云焦挺石勇孙新顾大嫂张青孙二娘王定六郁保四白胜时迁段景住

水浒传每回主要内容概括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

宋江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征方腊血溅鸳鸯楼大闹野猪林梁山三女将同心归水泊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宋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内容简介、分析及读后感,如:水浒传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郁离子·弥子瑕》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卫灵公怒弥子瑕,抶出之。瑕惧,三日不敢入朝。公谓祝鮀曰:瑕也怼乎?子鱼对曰:无之。公曰:何谓无之?子鱼曰:君不观夫狗乎?夫狗依人以

    2022-11-03

  • 《欧阳修·吉州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 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

    2022-10-25

  •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余尝读

    2022-10-25

  •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

    2022-10-25

  •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

    2022-10-25

  • 《欧阳修·偃虹堤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

    2022-10-25

  • 《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

    2022-10-25

  •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

    2022-10-25

  •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

    2022-10-25

  • 《欧阳修·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 臣谓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

    2022-10-25

  • 《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原文及翻译

    原文: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2022-10-25

  • 《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

    2022-10-25

  • 幼学琼林《婚姻》原文及翻译

    婚姻 【原文】 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1]。蹇修与柯人,皆是媒妁之号[2];冰人与掌判,悉是传言之人[3]。礼须六礼之周,好合二姓之好[4]

    2022-01-21

  • 幼学琼林《释道鬼神》原文及翻译

    释道鬼神 【原文】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1]。鹫岭、祇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2]

    2022-01-21

  • 幼学琼林《身体》原文及翻译

    贫富 【原文】 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1]。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2]。贯朽粟陈,称羡财多之谓;紫标黄榜,封记钱库之名[3]。贪爱钱物

    2022-01-21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