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君子不器章》原文及解读
十二 君子不器章 子曰:君子不器。 常有友人问孩子学什么专业好。大学则纠结办什么专业能让学生谋到饭碗。整个教育都奔向职业培训。君子不器,是寄望人不拘于成为一种器具,尽可能挖
2021-03-24 16:23:51
-
论语《君子喻于义章》原文及解读
十六 君子喻于义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做任何事,即便没直接利益,也必有间接的,所谓机会成本。同样,要不要做某件事,中间也一定有个道理,这便是义的考量。义与利,
2021-03-24 16:22:44
-
论语《君子坦荡荡章》原文及解读
三十六 君子坦荡荡章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教人,总是要乐,最好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 乐与忧,似系于物,实系于心。试想手持股票,乐的人,想象着它的涨,自然是
2021-03-24 16:21:57
-
论语《君子求诸己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 君子求诸己章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同样的意思,《论语》中多有记载,可知求人与求己是孔子教育中的核心话题,反求诸己后来也成为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特征。 求人
2021-03-24 16:21:02
-
论语《听讼章》原文及解读
十三 听讼章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法律诉讼是社会处理纠纷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它也的确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纠纷,甚至会引导人想尽办法钻法律空子,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
2021-03-24 16:19:15
-
论语《堂堂乎张也章》原文及解读
十六 堂堂乎张也章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此章仍讲子张未仁。与上章子游偏于行为上的某种肯定不同,此章曾子似着眼于整个气象的称赞。想来子张真的是很好的人,但就是
2021-03-24 15:45:41
-
论语《天丧予章》原文及解读
八 天丧予章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鲁哀公十四年,人们打猎捕获到被视为仁兽的麒麟。那年孔子已过七十,他睹物而联想到早逝的颜渊,于是发出这样悲怆的感叹。 人无法选择自
2021-03-24 15:44:19
-
论语《如有王者章》原文及解读
十二 如有王者章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人的积善成德,社会的胜残去杀,都是非常艰难而长久的事情,即便在良好的政治环境下,大概也需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 经济改善是重要前
2021-03-24 15:43:24
-
论语《子之所慎章》原文及解读
十二 子之所慎章 子之所慎: 齐,战,疾。 齐,指斋。在宗教中,斋戒是非常重要的活动,一定会谨慎对待。孔子是人文主义者,儒学也不是宗教,但一则其时正是信仰转成世俗的时代,人神
2021-03-24 15:42:01
-
论语《子之燕居章》原文及解读
四 子之燕居章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燕居,就是闲居。申申,形容身体仪态舒缓;夭夭,比喻精神气色和悦。 人在工作或周旋时,精神自然有所关注,身体也会相应作出反应。但是
2021-03-24 15:40:51
-
论语《子以四教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四 子以四教章 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孔子行教,要人成仁者。后世以孔子为楷模,做圣人,或次一格,成贤人。成仁或做圣贤,都是高目标,但孔子与后儒,都相信人皆可以为尧
2021-03-24 15:39:39
-
论语《子在川上章》原文及解读
十六 子在川上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观大水而兴发,古今中外有很多,独此章所记孔子之叹,言至简而义极丰,后来孟子、荀子、董仲舒都曾模拟孔子而发挥,希望把孔子
2021-03-24 15:38:56
-
论语《子曰由章》原文及解读
三 子曰由章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孔子为什么对子路发这么一句感慨,语境已不得而知。但这话本身,却揭示了显见而未必真有体会的事实。 德,是道理见于心,得于己。现代资讯之发达,
2021-03-24 15:38:00
-
论语《子温而厉章》原文及解读
三十七 子温而厉章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传统中国以为,世上万物,包括人,都是秉气而生。气有精粗纯驳,故万物不同。这种呈现出的不同状貌,在人称气象。人的气象,既受先
2021-03-24 15:31:27
-
论语《子罕言利章》原文及解读
一 子罕言利章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罕是少,不是没有。孔子罕言利,孔子讲命有二条,但讲仁不少。罕言仁,或指不轻许人以仁,或相对于力行,不是整天把仁挂嘴上。罕的指义略有别。 少
2021-03-24 15:25:36
-
论语《子谓子夏章》原文及解读
十一 子谓子夏章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夏学问甚好,这样的学者往往细密谨严。因为洞察细微,故又容易委曲周旋,治学流于投人趋时所好。 儒近于现在的知识人。古人
2021-03-24 15:23:26
-
论语《子路有闻章》原文及解读
十三 子路有闻章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在《论语》中,子路给人的印象是勇猛有余,智谋不足,性伉直却鲁莽,此章的记录则反映了子路笃实践履的品质。 孔子教人,有许多是技
2021-03-24 15:20:24
-
论语《子路问事君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三 子路问事君章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不欺骗,但有所冒犯,这是以下事上者应有的理念与行为。欺骗并非全部出于恶意或私意,有时出发点也是好的,但觉得话说得轻
2021-03-24 15:10:26
-
论语《子钓而不纲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六 子钓而不纲章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用纲在河里捕鱼,容易大小统捕,钓则有限;弋杀宿鸟,等于倾巢。那种绝流而渔、杀鸡取卵的做法,孔子是不做的。 余生长于鱼米之乡,儿时为
2021-03-24 15:09:09
-
论语《孟武伯问孝章》原文及解读
六 孟武伯问孝章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初做父母,常以为孩子长大一些便可松口气。殊不料,儿女的每一个阶段,做父母的都难轻松,或真有所忧,或只是担心,犹以身体健
2021-03-24 15:07:17
-
论语《学而不及章》原文及解读
十七 学而不及章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韩愈有句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可作孔子话的注脚。 一个人的经验、知识、学养,是在不断的体认与习得中累积培植的。无
2021-03-24 15:05:34
-
论语《学而不思章》原文及解读
十五 学而不思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依传统的解释,学的含义甚广,尤须与行相连。如学而时习;又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缺一非学。但又容易以行废学,需常
2021-03-24 15:04:57
-
论语《小人之过章》原文及解读
八 小人之过章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人难免犯过错,关键是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坦然面对,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吸取教训,自然就能减少再犯的可能性。过错也会在反省中由坏事变
2021-03-24 15:03:03
-
论语《岁寒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七 岁寒章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凡人与物,常常经过一番历练,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其性情品质。倘若历经艰难,仍能矢志不移,初心不改,那自然不仅是秉志笃实,而且想
2021-03-24 15:02:03
-
论语《已矣乎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六 已矣乎章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吾未见不等于没有,而且也属于一种婉转的表达,但即便如此,孔子仍是透露出相当沉重的无奈。也许这是特殊情景中的感慨吧
2021-03-24 14: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