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虽小道必有可观章》原文及解读

    四 虽小道必有可观章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技能虽小,其中也有道理值得吸取。但是,也正因为小技能有它的道理,所以很容易让人沉溺于其中,而放

    2021-03-19 17:32:42

  • 论语《苟正其身章》原文及解读

    十三 苟正其身章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此章与本卷第六章其身正章意旨相同,只是其身正章是正面陈述,此章表达为疑问句式。想来是孔子处于不同的语境

    2021-03-19 17:31:46

  • 论语《色斯举矣章》原文及解读

    十七 色斯举矣章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鸟见人而飞散,回翔察视又汇集。这是动物的本能,动静与散合都是恰到好处。孔子观此而兴叹。子

    2021-03-19 17:30:50

  • 论语《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章》原文及解读

    十五 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章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前面子路问成人章曾言及臧武仲之知,孔子指出仅此不足以为成人,须文之以礼、乐。此章佐证了此看

    2021-03-19 17:29:58

  • 论语《臧文仲其窃位者章》原文及解读

    十三 臧文仲其窃位者章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柳下惠是鲁国的贤明大夫,姓展名获,因食邑柳下,谥惠,故人称柳下惠。臧文仲是鲁国权臣臧孙氏,总理大事,

    2021-03-19 17:28:53

  • 论语《能以礼让为国章》原文及解读

    十三 能以礼让为国章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礼是制度文明,其精神是仁,就是爱人,以人为本,而实现途径在让。能够让利于民、藏富于民吗?这样的国策有何

    2021-03-19 17:28:10

  • 论语《纣之不善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 纣之不善章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天下之美名,归于尧、舜;天下之恶名,归于桀、纣。人一旦被定视,美、恶之名往往就会固定集中

    2021-03-19 17:27:04

  • 论语《禘自既灌而往者章》原文及解读

    十 禘自既灌而往者章 子曰: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天子祭祖,始祖有庙。始祖所自出之帝,则祀于始祖庙中,以始祖配之。天子祭始祖以前的祭礼,就是禘。 鲁国行禘时,第一道

    2021-03-19 17:17:50

  • 论语《禄之去公室章》原文及解读

    三 禄之去公室章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此章与前章似乎本是一章,专以鲁国的历史以证前言。 当时的鲁国,孔子算起来,自国君失其政,恰

    2021-03-19 17:13:49

  • 论语《益者三友章》原文及解读

    四 益者三友章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无论什么人,都须有朋友,而择友很重要。良朋益友与狐朋狗友,结果自然大不

    2021-03-19 17:05:40

  • 论语《由诲女知之章》原文及解读

    十七 由诲女知之章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仲由,即子路,是孔子很喜爱的高足,但好勇,常硬来,装懂,对孔子也摆脸色。 孔子虽是讲子路,但人普遍也

    2021-03-19 17:04:21

  • 论语《由之瑟章》原文及解读

    十四 由之瑟章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路刚勇,鼓瑟有北鄙杀伐之声。孔子论音乐,以中和为美,流入于南,不归于北,因为南是生

    2021-03-19 17:03:00

  • 论语《狂而不直章》原文及解读

    十六 狂而不直章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性情狂放者,多半富有理想与激情,本是极好的,但如不正直,其理想与激情恐反而有害,无论对人对己。 侗是愚鲁

    2021-03-19 16:55:39

  • 论语《父母之年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一 父母之年章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相比于前三章,此章对亲情的体会更加细微。 自古及今,中国就有五福之愿,即《尚书洪范》中讲的长寿、富贵、康

    2021-03-19 16:54:44

  • 论语《父在观其志章》原文及解读

    十一 父在观其志章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此章前半句易解。观志、观行,从思想与行为两方面观察。当然,这里的假设是,父亲在时,儿子尚未独

    2021-03-19 16:53:18

  • 论语《泰伯其可谓至德章》原文及解读

    一 泰伯其可谓至德章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周太王有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有子,名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太王欲替代商朝,但泰伯恪

    2021-03-19 16:51:14

  • 论语《民之于仁章》原文及解读

    三十四 民之于仁章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人的生命与生活离不开一些必须的东西,比如水火,比如仁。水火管肉身,仁管心。这话看似

    2021-03-19 16:50:17

  • 论语《樊迟问仁章》原文及解读

    十九 樊迟问仁章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孔子教人,宗旨就在使人成为人,即做人。做人,事涉万端,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不同,但究其要

    2021-03-19 16:48:30

  • 论语《朝与下大夫言章》原文及解读

    二 朝与下大夫言章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讲话之难,除了场合外,人是最关键的。官场上尤其如此,上级与下级,官大官小,身份

    2021-03-19 16:46:32

  • 论语《朋友死章》原文及解读

    十五 朋友死章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朋友是传统五伦之一。朋指同门,既是同门,不免习近而类同。朋与党同义。友指同志,既是同志,自然同

    2021-03-19 16:44:38

  • 论语《无为而治章》原文及解读

    四 无为而治章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理想政治,但似乎也是孔子的理想。实现这一理想的,孔子认为只有继承了尧、又传位给禹的舜。

    2021-03-19 16:43:32

  • 论语《文莫吾犹人也章》原文及解读

    三十二 文莫吾犹人也章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莫,是疑辞,犹如今日口语讲的差不多吧。它与句尾的未之有得,都是自谦的表达。 孔子说自己,在文,也就是广

    2021-03-19 16:42:33

  • 论语《执德不弘章》原文及解读

    二 执德不弘章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人知晓一些道理,有了一些经验后,往往会泥囿于这些道理与经验,既见不到更深的,也看不到更广的。其实知识无穷,心体

    2021-03-19 16:40:17

  • 论语《或问禘之说章》原文及解读

    十一 或问禘之说章 或问 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有人向孔子请教禘的知识,孔子直言不知道,还进一步说,如能懂得禘,治天下如视其手掌。 孔

    2021-03-19 16:38:46

  • 论语《或曰雍也章》原文及解读

    四 或曰雍也章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此处的佞,应是指口才,不是指谄媚。若是谄媚,想来不会老是引人憎恶。而巧言善辩,话很多

    2021-03-19 16:36:52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作品人物网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