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雷峰塔的倒掉》原文及鉴赏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
2021-04-16 21:51:21
-
《读史随笔两则》原文及鉴赏
在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统治的年代稍一长久,统治者本身往往就逐渐地昏庸腐败下去,于是政治黑暗,贪污横行,老百姓在层层剥削下,一天一天地迫近死亡,最后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弱转乎
2021-04-16 21:48:40
-
《题《海天落照图》后》原文及鉴赏
海天落照图,相传小李将军昭道①作,宣和②秘藏③,不知何年为常熟刘以则④所收,转落吴城⑤汤氏⑥。嘉靖中,有郡守,不欲言其名,以分宜子大符意迫得之⑦。汤见消息非常,乃延仇英
2021-04-16 21:47:45
-
《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惠景间侯者年表》国经年纬,表列惠帝、高后、文帝、景帝四代所封诸侯九十三人,其中王子侯及外戚恩泽侯凡四十八人,以功封及功荫者四十五人,多数不以功封。高帝约,非功
2021-04-16 21:34:58
-
《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国经年纬,表列武帝时所封功臣七十三人,计征匈奴功者侯二十五人,征两越、朝鲜功者侯九人,匈奴、两越、朝鲜、小月氏归义降者侯三十人,以功荫者侯三
2021-04-16 21:33:23
-
《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国经年纬,表列武帝所封王子侯一百六十二人。时主父偃上推恩之策,说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
2021-04-16 21:31:17
-
《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汉兴以来名臣将相年表》以大事为主,年经而人纬,表列汉兴以来名臣将相,起高皇帝元年,讫成帝鸿嘉元年。《集解》、《索隐》认为太始以后为褚少孙所续。仔细对照前后笔法
2021-04-16 21:28:53
-
《史记·礼书第一》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史记》八书是关于先秦迄至汉初历代主要朝章国典的记载和论述。《礼书》所以居八书之首,是因为礼是儒家倡导的封建王道政治的核心内容。礼是封建统治阶级按其统治需要制订
2021-04-16 21:26:47
-
《史记·乐书第二》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在儒家看来,礼乐互为表里、同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故《乐书》与《礼书》蝉联,在八书中序列第二。据前人考证,《史记乐书》亡佚,今本《史记乐书》系后人割取《礼记》中
2021-04-16 21:23:14
-
《史记·律书第三》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前人通过大量考证指出:今本《史记》的《律书》,系司马迁之后的人搜集原本《史记》亡佚的《兵书》的序文,并割取原本《史记律历书》的部分内容加以拼合而成。故《正义》说
2021-04-16 21:21:57
-
《史记·历书第四》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历书》是记述古代历法的专史。但是据前人考证,司马迁的原作已残缺了。本篇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相当于前言,是对历的总论;后一部分是十分简略的历术甲子篇,记载了
2021-04-16 21:16:17
-
《史记·天官书第五》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天官书》是天文学专史,记载了司马迁本人及其前人对天文学研究的成就。古代人民信奉天人感应的观念,认为天上的星宿与人间的君臣相对应,也有不同的等级,所以称为天官。
2021-04-16 21:14:35
-
《史记·封禅书第六》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所谓封禅,原是古代两种特殊的祭祀天地的仪式。君主即位后,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表示报答上天之功,称为封;又在泰山下的小山梁父山上分划区域祭地,表示报答大地之功,称
2021-04-16 21:12:49
-
《史记·河渠书第七》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本篇是继《禹贡》之后的一篇水利专史。叙述从夏禹到汉武帝时期的水利发展史。夏禹的功绩主要是治理黄河水患,将黄河分为九条河流以减缓水势,最后合为逆河流入渤海。春秋战
2021-04-16 21:10:50
-
《史记·平准书第八》原文、翻译及鉴赏
2021-04-16 21:08:59
-
《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吴太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他决意把君主的继承权让给三弟季历,以便季历传其子周文王姬昌,于是偕二弟仲雍避居句吴,成为吴国的始祖。周武王追封为吴伯,故史称吴太伯
2021-04-16 21:07:00
-
《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本篇记载了周武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44年)齐太公吕尚佐武王伐纣有功受封于齐,三十二代传至齐康公二十六年(前379年)田氏并齐而吕氏绝其祀,共660余年间的史事。 齐原是周初功臣太
2021-04-16 21:05:43
-
《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周公,即姬旦,又称叔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武王姬发的弟弟。以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他是西周初政治家,曾佐武王灭商。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分封诸侯,周公
2021-04-16 21:03:07
-
《史记·燕召公世家第四》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本篇叙燕世家世系。从燕的始祖召公写起,直至最后一个君主燕王喜,共传四十余代。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中间七世未写,可能是史料缺乏,因秦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史
2021-04-16 20:52:49
-
《史记·管蔡世家第五》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本篇主要写周武王弟蔡叔、曹叔的家世。武王同母兄弟十人,其中伯邑考、管叔、成叔、霍叔、冉季无专篇叙述,而成叔、霍叔、冉季皆辅佐成王有功,故附于篇中略作记载。这篇既
2021-04-16 20:50:38
-
《史记·陈杞世家第六》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陈、杞,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分封的两个诸侯国。陈,都宛丘(今河南淮阳),辖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杞,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杞成公迁缘陵(今山东乐昌东南),杞文公迁
2021-04-16 20:49:05
-
《史记·卫康叔世家第七》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卫,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旦平定武庚反叛后分封给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的一个大国。它始都朝歌,后迁楚丘,又迁帝丘,最后迁野王,被秦二世所灭。 《卫康叔世家》记写从康叔至
2021-04-16 20:47:24
-
《史记·宋微子世家第八》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宋国,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旦分封给纣之庶兄微子、以代殷后,奉其先祀的一个国家,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至宋襄公欲霸未成而此后国势日衰,于公元前286年被齐联合魏、楚所
2021-04-16 20:45:04
-
《史记·晋世家第九》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晋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雄踞于黄河中游,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当时的文化。至公元前376年,韩、魏、赵三家灭晋前,共传承四十余君,较重要的有唐叔虞、晋侯燮、武侯
2021-04-16 20:43:08
-
《史记·楚世家第十》原文、翻译及鉴赏
【提示】 在楚之早期发展中,不过是僻居南方的众多蛮夷部族之一。但在鬻熊的领导下,荜路蓝缕、艰苦创业,终于壮大为助周灭商的一支劲旅。到了春秋前期,经过楚武王、文王的惨淡经营
2021-04-16 20: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