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及绛侯免相之国》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及绛侯免相之国[22],国人上书告以为反[23],征系清室[24],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段意】 介绍袁盎的出身、为中郎的过程,及写

  及绛侯免相之国[22],国人上书告以为反[23],征系清室[24],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段意】 介绍袁盎的出身、为中郎的过程,及写同绛侯周勃的恩怨。周勃自以为拥立文帝即位有殊勋,故对上有骄色,而文帝却对其“礼之恭”,于是袁盎谏文帝不可失君之尊,从而使周对袁结下怨恨。而当周勃入狱后,又独有袁盎为其申明无罪,周出狱后遂同袁盎尽释前嫌,交谊甚深。

  字数:234

  注释

  [1]字丝:《汉书》叙传作“字子思”。

  [2]群盗:指聚合在一起为盗,以别于个体为盗。

  [3]徙处安陵:迁家至安陵。安陵,古邑名,故址在今河南鄢陵县北。

  [4]高后:即汉高祖刘邦妻吕后吕雉。

  [5]吕禄:吕后侄,吕后称制期间,先被封为胡陵侯、武信侯,后立为赵王,为上将军,吕后死后即被捕杀。

  [6]孝文帝:即汉文帝刘恒。刘恒死后,群臣对其所定谥号为孝文皇帝。

  [7]任盎为中郎:保荐袁盎为中郎。任,保举。中郎,官名,秩比六百石。中郎,《汉书》作“郎中”。

  [8]绛侯:即周勃,因从刘邦有军功被封为绛侯,汉惠帝六年为太尉。吕后死后,周勃与陈平等共诛诸吕,拥立汉文帝即皇帝位,被任为右丞相,不久即请归相印。陈平死,复以为丞相。周勃事迹详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9]意得甚:意气骄矜。

  [10]自送之:《汉书》作“目送之”。王先谦补注曰:“君无自送臣之理,帝礼绛侯,亦不至是。”

  [11]社稷臣:可以社稷相托之重臣。按:吕后在汉高祖刘邦还在世时曾问刘邦,假设刘邦死后,丞相萧何死去,谁可代其为相。对此,《史记·高祖本纪》有这样一段记载:“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汉文帝谓周勃为“社稷臣”可参见这段史实。

  [12]主在与在,主亡与亡:社稷之主在位之时与其同在,社稷之主亡国之时当与其共亡。按:这两句是针对吕后称制期间,周勃未能确保刘氏社稷而为吕氏臣所发。事详见《史记·吕后本纪》。

  [13]诸吕用事,擅相王:吕后称制后,吕台、吕产、吕禄等封侯封王,吕产甚至拜相,把持朝柄。事详见《史记·吕后本纪》。

  [14]不绝如带:如带之将断,比喻刘氏社稷危在旦夕。

  [15]是时以下七句:周勃在吕后称制期间及吕后死后诛诸吕事,可参见《史记·吕后本纪》。

  [16]如有:似乎已有。

  [17]臣主失礼:臣子与君主俱失礼仪。袁盎意思是主尊而臣卑,臣有骄主之色,而文帝却待之甚恭,故臣失臣礼,君失君礼。

  [18]庄:庄重严肃。

  [19]望:怨恨,责怪。

  [20]儿:责骂语,犹言你小子。崔适《史记探源》认为“儿”当作“而”,云:“各本作‘今儿’,声之误也。”

  [21]不谢:不认错道歉。

  [22]绛侯免相之国:周勃被免除相职回到其封邑绛县。国,指其封邑绛县(故址在今山西曲沃县西南)。汉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周勃再次人相,不久免相就国。事可参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23]国人上书告以反:事在汉文帝四年。国人,谓周勃封邑的绛县人。

  [24]征系清室:远从绛县逮捕周勃带至清室。按:清室,《汉书》作“请室”。请室即请罪之室,是直属于天子囚禁有罪官员的监狱。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