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子张第十九》原文及解读
(共二十五章) 19.1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1),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 子张说:士遇到危险时勇于献身,遇到所得时能考虑是否合乎道义,祭祀时能考虑严肃恭敬,居丧时能
2021-03-26 16:38:29
-
红楼诗词《题大观园诸景对额之有凤来仪》原文及赏析
《题大观园诸景对额》 有凤来仪 贾宝玉 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这是贾宝玉为日后潇湘馆所题的匾额和对联。当时贾政带了众人出亭过池,迤逦向北,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
2021-03-26 16:37:28
-
红楼诗词《题大观园诸景对额之杏帘在望》原文及赏析
《题大观园诸景对额》 杏帘在望稻香村 贾宝玉 新涨绿添浣葛处, 好云香护采芹人。 贾政领一干人从有凤来仪前行,转过山怀,看见一片茅屋田舍的风光: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
2021-03-26 16:36:04
-
红楼诗词《题大观园诸景对额之蓼汀花溆》原文及赏析
《题大观园诸景对额》 蓼汀花溆 贾宝玉 这是贾宝玉继题稻香村之后的又一题额。原来贾政等从稻香村转过山坡,抚石依泉,过众花圃,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
2021-03-26 16:34:40
-
红楼诗词《题大观园诸景对额之兰风蕙露》原文及赏析
《题大观园诸景对额》 兰风蕙露 清客 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 这是清客为日后蘅芜苑所拟的匾联。正如脂批所云:皆不过为钓宝玉之饵,不
2021-03-26 16:33:04
-
红楼诗词《题大观园诸景对额之蘅芷清芬》原文及赏析
《题大观园诸景对额》 蘅芷清芬 贾宝玉 吟成荳蔻才犹艳, 睡足酴醿梦也香。 如果说,众清客为蘅芜苑所拟的匾额楹联,有如不知什么味道的泔脚潲水,那么,贾宝玉为蘅芜苑所拟的匾额楹联
2021-03-26 16:28:30
-
论语《子罕第九》原文及解读
(共三十一章) 9.1 子罕言利与命(1)与仁。 译文 孔子很少谈论利益、天命和仁德。 注释 (1)命:天命,指人力所不能支配的自然发展规律。 感悟 孔子的义利观是重义轻利,他把如何正确对待义与
2021-03-26 16:26:23
-
红楼诗词《题大观园诸景对额之红香绿玉》原文及赏析
《题大观园诸景对额》 红香绿玉 贾宝玉 这是贾宝玉为日后怡红院所拟的题额。 怡红院的环境特征是: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颗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
2021-03-26 16:26:08
-
论语《子路第十三》原文及解读
(共三十章)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1)。请益。曰:无倦。 译文 子路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带头做,然后让老百姓勤劳地工作。子路请求多说一些。孔子说:不懈怠。 注释
2021-03-26 16:08:33
-
论语《季氏第十六》原文及解读
(共十四章) 16.1 季氏(1)将伐颛臾(2)。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3)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4)?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5),且在邦域之中(6)矣,是社稷之臣也(7),何以伐
2021-03-26 16:04:45
-
论语《论语·学而第一》原文及解读
(共十六章) 1.1 子(1)曰:学而时习(2)之,不亦说乎(3)?有朋(4)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5)而不愠(6),不亦君子(7)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按时温习它,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2021-03-26 14:52:02
-
论语《宪问第十四》原文及解读
(共四十四章) 14.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穀(1);邦无道,穀,耻也。克、伐、怨、欲不行(2)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3)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文 原宪问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
2021-03-26 12:01:45
-
论语《尧曰第二十》原文及解读
(共三章) 20.1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1)在尔躬,允执其中(2)。四海困穷,天禄(3)永终。 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4)敢用玄牡(5),敢昭告于皇皇后帝(6):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7),简(8)在帝
2021-03-26 11:57:50
-
论语《微子第十八》原文及解读
(共十一章) 18.1 微子(1)去之,箕子(2)为之奴,比干(3)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译文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成了纣王的奴隶,比干进谏而被杀。孔子说:殷有三位仁人。 注释 (1)微子:名
2021-03-26 11:50:39
-
论语《泰伯第八》原文及解读
(共二十一章) 8.1 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2)也已矣。三以天下让(3),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 孔子说:泰伯,那可以说是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了。多次以天下相让,民众找不出恰当的词语来称
2021-03-26 11:45:58
-
论语《述而第七》原文及解读
(共三十八章) 7.1 子曰:述而不作(1),信(2)而好古(3),窃(4)比于我老彭(5)。 译文 孔子说:传述先王之道而不创作,信奉并喜爱古代文化典籍,私下把自己比作我那老彭。 注释 (1)述而不作:传述
2021-03-26 11:40:59
-
论语《里仁第四》原文及解读
(共二十六章)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焉得知(2)? 译文 孔子说:居住的地方有仁德风尚才美。如果选择住处却不居住在有仁德风尚的地方,怎么能说是明智呢? 注释 (1)里仁为美:居住
2021-03-26 11:37:00
-
论语《《阳货第十七》》原文及解读
(共二十六章) 17.1 阳货(1)欲见(2)孔子,孔子不见,归(3)孔子豚(4)。孔子时(5)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6)。谓孔子曰(7):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8),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
2021-03-26 11:33:17
-
论语《雍也第六》原文及解读
(共三十章) 6.1 子曰:雍(1)也,可使南面(2)。 译文 孔子说:冉雍,可以让他做卿大夫。 注释 (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27岁。(2)南面:面朝南。古代以坐北朝南为
2021-03-26 11:29:32
-
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及解读
(共二十四章)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2)克己复礼,天下归(3)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4)。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2021-03-26 11:25:56
-
论语《论语的价值》原文及解读
一 半部《论语》 半部《论语》的说法,是因北宋的宰相赵普而被大家熟知的。传说他平常也不太读书,所知不超出《论语》,但他做宰相也够了,而且是半部《论语》治天下: 用前半部辅佐
2021-03-26 11:00:07
-
论语《为政以德章》原文及解读
一 为政以德章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倡言德政,或以为迂腐,不重制度,其实大谬。强调德政,决非不要制度。治理社会,依靠制度几乎是常识。孔子立说,
2021-03-26 10:53:03
-
论语《三人行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一 三人行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善于学习的人,到处都是课堂,人人可为老师。这当然不是对学校与老师的贬损,而是在生活的更广意义上
2021-03-26 10:51:34
-
论语《三军可夺帅章》原文及解读
二十五 三军可夺帅章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与匹夫众寡悬殊,但有些事的难易却又不以众寡论。三军虽强,其帅可夺,匹夫虽弱,其志却有不可夺的。人的心志常有着
2021-03-26 10:44:41
-
论语《三年学章》原文及解读
十二 三年学章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 榖,不易得也。 至,朱子疑是志,但也不确定。通常解读是以志解。读书三年,志不在谋稻粱,这是不容易的。读书不为求职,那为什么?当然是为了修身
2021-03-26 10: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