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易中天这一观点有点扯!

【导语】:

北伐总结(1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约略的写完了,文辞浅薄,望诸位看官见谅。今日之文是小编对部分观点的个人看法,是否采信,请自行取舍。 为什么要北伐? 有人提出,这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

  北伐总结(1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约略的写完了,文辞浅薄,望诸位看官见谅。今日之文是小编对部分观点的个人看法,是否采信,请自行取舍。

  为什么要北伐?

  有人提出,这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包括百家讲坛的易中天。

  对大国而言,确实可以通过战争的方式,转移国内矛盾,但对于小国,对强国发起主动进攻来转移矛盾,基本等于自寻死路。

  战争是有风险和代价的,大国可以承受这种风险,小国却未必承受得住。

  1982年,阿根廷军政府为了缓解执政压力,很轻率的发动了马岛战争,不但没能夺回争议中的马岛,还阿根廷此后陷入几十年的经济衰退,加尔铁尼政府不久也下课。

  战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

  这个道理诸葛亮不会不懂。以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即使在强国,也只是个别拙劣政客采用,不适用于诸葛亮这个级别杰出政治家。

  蜀汉在诸葛亮时代,没有太大的国内矛盾,诸葛亮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达到顶点。在诸葛亮死后,遗爱尤在,以至于把蜀汉的德政归功于其子诸葛瞻。

  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诸葛亮传》

  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派的矛盾肯定有,但绝对没有闹到不可调和,非要发动战争以避免的地步。

  个别网友称,蜀汉分裂为三大派系,足见诸葛亮水平不高,个人表示呵呵。

  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谁能够找出任何一个封建朝代,任何一个时期,没有派系,山头?蜀汉分为三派,只是历史客观现象,无法避免。

  在诸葛亮以身作则,公平公正之下“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三派之分,只是现象,还不成为重大矛盾。

  诸葛亮固然有重用荆州派杨仪,蒋琬,魏延,却也同样重用了东州派的费祎,董允,吴懿,吴班,邓芝;提拔重用了益州派的杨洪,张裔,张嶷,李恢等人。其中费祎是第二顺位继承人,吴懿是继任汉中都督,哪里有半点“荆州派为主,东州派为辅,限制益州派”的意思?

  有学者举例,诸葛亮废来敏,杀彭漾。来敏是东州派,彭漾是益州派,难道不是打压东州派和益州派?进而得出推论,诸葛亮时代,派系矛盾很深,诸葛亮只信任荆州派。

  那又如何解释诸葛亮杀刘琰,斩马谡,贬向朗?这三位可是荆州派!

  本来是孤立的因罪受罚,偏偏贴上“派系斗争”的标签,强加给诸葛亮,窃以为不太可取。

  认为诸葛亮时代矛盾很深的,请举出实锤史料证据。

  个人觉得,转移国内矛盾一说,恐难成立。

  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以攻为守”的观点,影响很大,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以攻代守的前提是敌方有进攻企图,但是从历史事实看,曹魏的战略重心一直在东吴,并无主动进攻蜀汉战略打算。曹魏对蜀汉的主动进攻一共就三次,曹真伐蜀,曹爽伐蜀,和钟会邓艾两路伐蜀,远少于蜀汉对曹魏主动进攻次数,也少于曹魏对东吴进攻次数。既然对方都太不打算进攻,又何来守?更遑论“以攻代守”。

  “以攻为守”目的是偏安一隅,无进取之意,这不仅与蜀魏攻战史实不符,也与诸葛亮志向信念大相径庭。

  《出师表》有言“愿陛下讬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完全是信心满满,对北伐充满乐观和希望。

  诸葛亮留下的散文很多,不少文章都抒发了统一中原、兴复汉室志向,岂能用目光短浅保守的“以攻代守”解释?

  诸葛亮穷兵黩武,造成国力疲惫,这种观点也颇有市场,激进的更认为诸葛亮对蜀汉灭亡负有责任。

  相对于东吴,诸葛亮北伐的次数和规模,都赶不上,显然算不上穷兵黩武,至于姜维北伐疲惫了国力,那已经是诸葛亮死后二十多年的事情,诸葛亮也不应该为此背锅。

  此外,姜维也不是诸葛亮的学生,姜维的北伐更不是诸葛亮生前授意。

  诸葛亮只是政治家,不是神仙,不大可能会预计到他手下区区一个“中监军”在二十年后,因一次意外的行刺,成为蜀汉军的总司令。

  诸葛亮北伐共有五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北伐时连续进行的,可以算同一次军事行动。第一次北伐前,准备了两年;第二次是策应东吴盟友的政治仗,第三次北伐时趁曹魏军事注意力被吸引在关中的形势,趁势扩张国土;第四次北伐,准备了两年半,第五次北伐,准备了三年。典型的“谋定而后动”,攒够了本钱才做事,肯定不算穷兵黩武,和姜维“连年动众”,不顾国力,有本质区别。

  诸葛亮的北伐,也没有危及民生。诸葛亮时代和之后的蒋琬时代,是蜀汉国力的巅峰,这个基础是诸葛亮奠定下的。陈寿评价“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有学者列出了张俨《黙记》“述佐篇”的观点,证明诸葛亮北伐得不偿失,造成了国家困难。

  兵者,凶噐;战者,危事也.有国者不务保安境内,绥静百姓,而好开辟土地,征伐天下,未为得计也。

  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絶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闗守险,君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

  魏司马懿才用兵众,未易可轻,量敌而进,兵家所慎,若丞相必有以策之,则未见坦然之勋;若无策以裁之,则非明哲之谓,海内归向之意也。

  这个也与部分网友观点相似,差不多可以算是实锤证据了。

  我对此绝不认同。

  因为在这段话之前,另有两个字“或曰”,翻译过来就是“有人这么说”。后面马上表达了张俨的观点“余窃疑焉”,然后就是一大段反驳这观点的话。先列出对方的观点,再加以驳斥,是议论文常规写作方式,“余观彼治国之体,当时既肃整,遗教在后,及其辞意恳切,陈进取之图,忠谋謇謇,义形于主,虽古之管晏,何以加之乎?”表示诸葛亮的才能不比管仲,晏子差,哪里有半点说诸葛亮“穷兵黩武”,危害国家的意思?

  有人也提出了重要证据,《汉晋春秋》言蜀中形势“入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民有菜色。所谓“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者也”。

  这段话出自薛珝向孙休的上书,但此时诸葛亮已经去世二十多年,蜀汉“四相”全都已经故去,拿二十多年后的情形用以证明诸葛亮北伐的危害,是不是“穿越”得狠了点?

  更何况这句话后面就是孙休叹息道“若诸葛武侯在时,何至如此乎!”

  还有人找出了证据,蜀汉灭亡时“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兵民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9.为三国最高,难道不是老百姓负担很重,穷兵黩武?

  诸葛亮的民族政策,深得少数民族之心,拥有雇佣少数民族参军的传统。少数民族参军的热情也很高,以至于每有空缺,南人即奔走呼号,刺血踊跃。

  三国时,少数民族人口一般不记入户籍,这就造成蜀汉兵员比例数据虚高,不能解释成负担重于魏吴。

  《袁子》评价“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以至于“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又哪里有半点国力虚弱的样子?

  根据《襄阳记》的记载,诸葛亮死后,官民纷纷请求立庙祭祀,因为不合祖制,没有获得朝廷批准。老百姓就自发在道路上祭拜。

  后来刘禅禁不住朝野压力,批准了在定军山设立武侯祠纪念。如果诸葛亮因为北伐导致民生凋敝,甚至“间接导致亡国”,又怎么可能得到老百姓这么高的敬意?

  那诸葛亮为什么要让弱小的蜀汉不断北伐,诸葛亮是不是军事家呢?请看下回《北伐!北伐》

  完。

  相关人物

  每回主要内容简介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官渡之战舌战群儒煮酒论英雄温酒斩华雄桃园结义夷陵之战千里走单骑华容道释曹三顾茅庐三分归晋遗恨五丈原赵云救阿斗赤壁之战许褚斗马超草船借箭空城计火烧赤壁横槊赋诗杨修之死智激周瑜张飞威镇长板桥刮骨疗毒关羽败走麦城关羽单刀赴会三气周瑜七擒孟获

  每回原文及解析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诸葛亮。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内容简介、分析及读后感,如:三国演义1。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曹操有军事布局,那么孙权呢?

    上一章说到,巴西之战过后,曹魏集团在汉中无力南侵,巴西郡自此获安。此一胜仗对刘备来说,可谓意义非凡。张飞打败了张郃,对稳固刘备在益

    2021-12-21

  •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

    评司马懿 在《演义》中,司马懿被描写成为一个城府极深、屠杀和禁闭曹氏宗室的奸臣。据历史记载,东晋明帝司马绍听司马懿是靠虚伪、

    2021-12-21

  • 三国蠢人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人把荀彧说成是蠢猪,理由是他跟了曹操一辈子,到最后才看透曹操的野心,死了不值得同情。 当时我心里就说话了这简直

    2021-12-21

  • 孙权的人事任命

    上一章说到,第二次濡须之战结束后,曹操把曹营之中能征善战的将领大部分都留下来监督孙权了。 那么孙权又会如何布局呢? 第十三章布

    2021-12-21

  • 重返三国现场:大汉绝唱——满城汉墓

    1968年5月23日,北京军区工程兵第六工区165团8连为了开展国防战备工程建设,来到位于河北保定西北21公里处满城县的陵山,进行爆破作业,

    2021-12-21

  • 三国后期人才凋零的原因?

    为什么后期人才凋零?其实大家都专注于政治斗争去啦 一直有后期人才凋零的法。老规矩,依然将这个锅交给罗老去背。因为罗贯中没费太

    2021-12-21

  • 曹彰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上一节介绍了曹操主要的妻妾和子女,最后夺嗣之争成了三人斗地主,也就是曹丕、曹彰和曹植。然而有一位在第一回合就淘汰出局了。 那

    2021-12-21

  • 刘备暗中提拔的这员上将又是谁?

    刘备死前提拔一员猛将,不仅为关羽报了仇,还为诸葛亮出了气 刘备刘皇叔的大名,相信已经是无人不知,对于酷爱历史的伙伴们来更甚!从结果

    2021-12-21

  • 蜀汉的五虎将,他们的封神之战分别是什么?

    五虎上将封神之战赵云长坂坡之战,张飞当阳桥怒吼,其余3人呢 中,最受人们喜欢的无疑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他们各个武艺高强,而且还具有很强

    2021-12-21

  • 三国十大帅哥周瑜只能排第五?

    十大帅哥排名,周瑜只能排第五,第一只能是他 时代,群雄逐鹿,英雄辈出,在那一个特殊的时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大家都非常熟悉,随口都能上几

    2021-12-21

  • 诸葛亮的身份真的只是一介有才的平民吗?

    诸葛亮的真实身份是啥!原来我们都被《演义》骗了 从小学就读,诸葛亮就成为无数粉眼中的偶象。 不是只有我这么认为的,你若问问10个

    2021-12-21

  • 曹仁曹洪曹纯为何如此强悍?

    受《三国演义》影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三国的猛将大都在刘备麾下排名前十的武将有六个都是蜀汉的。 五虎上将武功盖世,无论是曹魏五

    2021-12-21

  • 曹植的核心成员又是什么人呢?

    上一节说到,曹彰在夺嗣之争中,第一回合就淘汰了,便剩下曹丕和曹植,他们二人的核心支持者分别是 曹丕陈群、吴质、朱铄[shu]、司马懿。

    2021-12-21

  • 曹操很难决定曹丕抑或曹植来继承他的事业?

    上一节介绍完了曹丕一派的核心智囊陈群、吴质、朱铄、司马懿。这一节我们接着介绍曹植一派的核心智囊杨修、丁仪、丁廙。 第十四

    2021-12-21

  • 曹丕争夺世子之位是采用隐忍的谋略来?

    前两节我们分别介绍完了曹丕和曹植的智囊团,接下来,双方团队的智囊团正准备着新一轮斗争,他们将如何开启第一次交锋呢? 第十四章 夺

    2021-12-21

作品人物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jdwxzp.com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