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横空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玄宗天宝十五年,因安禄山叛乱,长安陷落,玄宗逃亡蜀地,次年长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名句和诗词名句(精选70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剑阁横空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玄宗天宝十五年,因安禄山叛乱,长安陷落,玄宗逃亡蜀地,次年长
剑阁横空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玄宗天宝十五年,因安禄山叛乱,长安陷落,玄宗逃亡蜀地,次年长安收复,肃宗李亨迎接他回京,当车至剑门,这位有过之君,望着青山红石,联想败亡之事,顿生感慨,对左右侍臣说:“剑阁天险若此,自古及今,败亡相继,岂非在德不在险邪?”因作此诗志感。
“剑阁横空峻”,剑阁,又称剑门关,是四川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诗之开首,便以“横空”一词极言剑阁横悬于半山、高险无比。行于剑阁之上,远望,但见“翠屏千仞合”,千岭万峰高耸笔立,延绵相续,其上翠木葱笼,宛若一面面屏风,遮天蔽日。近看,则见“丹嶂五丁开”。五丁,指五力士,相传秦惠王欲伐蜀,不识道,知蜀王性贪而好色,乃赠之以金牛 (置黄金于尾下,诡称能粪金) 及美女五人。蜀王信而不疑,派五力士往接。力士逢山开路,遇水造桥,在千仞峭壁之间开出了一条通往秦地的红石山道。行于这条横空逶迤于翠壁之间的红石山路上,该是一种怎样的情景,该会有怎样的感觉呢?“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车马行进在山道上,旌旗被层层的灌木丛林环绕遮蔽,时隐时现; 行云冉冉如飞仙轻袖拂马。人行其上,大有惴惴若惊、飘飘欲仙之感。这两句诗,前一句主要写山路绵延之曲而长,后一句则表明山路横空及云之高而险。“萦旗转”“拂马来”写得颇有动感,让人似乎能想见一队人马于险阁之上行进之景态。面对剑阁天险之景,作者,这位惊魂初定的败亡之君不由得联想到“兴实在德,险亦难恃” (晋朝张载《剑阁铭》) 的道理。“乘时方在德”,国家的兴盛强大不是靠天然险阻,而在于道德教化。虽然从惨痛的教训中悟出了这个道理,然而面对迎觐的臣子,这位有过之君也只好把自己的愧悔,掩饰在“嗟尔勒铭才”这句对平定祸患的功臣们的赞美声中了。
这首诗,从思想内容上讲,不过是君主志感之作,但其中对山景的描绘却有可赏之处。诗人抓住山色的特点,采用红、绿两种对比度极高的色彩来浓笔渲染,千仞苍翠山屏,一条丹红色的山路婉绕其间,极其醒目、鲜明。如果说这两句是通过色彩直接描写山色之美,那么接下来的两句“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则是曲笔道来,写山行之人,而现山景之美。车马行于山道,左行右转,被层层灌木环绕遮蔽,则可想见山上树木之茂盛昌荣,山路之宛曲绵长; 天上的行云飘飘冉冉,拂人而来,骑于马上,似伸手可摘,则可想见山岭极高,几入云天。这通过想象而显现的山景就会更耐人玩味。面对山峻如此,山美如斯,作为败亡之君的唐玄宗,有感而发,也是自然不过的了。
相关推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mid
2024-09-29
楼兰,是古代 (公元前80年左右) 新疆罗布泊西岸的一个国家,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2024-09-29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
2024-09-29
青海湖,在青海省西宁西,古名鲜水、又名仙海、西海,音近相通。北魏时始名青海,蒙古语称 “库库诺尔”,意为 “青色的湖&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