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释之从行》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3],十馀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4]。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5],甚悉[6],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7]。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8]!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3],十馀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4]。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5],甚悉[6],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7]。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8]!”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9]。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10]?”上曰:“长者也[11]。”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12]?”上复曰:“长者。”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13]! 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14]。以故不闻其过[15],陵迟而至于二世[16],天下土崩[17]。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18],臣恐天下随风靡靡[19],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20]。”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

  上就车,召释之参乘[21]。徐行[22],问释之秦之敝,具以质言[23]。至宫,上拜释之为公车令[24]。

  【段意】 本段写张释之劝谏文帝不要任命“口辩而无其实”的啬夫。看管虎圈的啬夫以口齿伶俐给文帝留下了好感,被文帝任命为上林尉。张释之用周勃、张相如及秦亡的故事曲陈己见,文帝终于收回了成命。张释之因此被拜为公车令。

  字数:546

  注释

  [1]从行:随从文帝出行。

  [2]登虎圈(juan):临观虎圈。圈:关禽兽的场所。

  [3]上林尉:官名,上林苑中管理事务的官员。上林苑,秦始皇建,周围二百多里,是供帝王狩猎的场所,地在今陕西周至。禽兽簿:登记有关禽兽的册子。全句说,文帝询问上林苑中的诸尉,苑中所蓄的禽兽登在册子里的有多少。

  [4]全句说,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诸尉左看右瞧,都回答不出来。对:回答。

  [5]啬夫:管理虎圈的小官吏。

  [6]甚悉:十分详细、详尽。

  [7]观:显示。能:才能。口对响应无穷:回答迅捷,没有穷尽。者:定语后置标志。句中“能”的定语是“口对响应无穷。”全句说,要显示他自己的才能,随口回答像回声似的快,没有穷尽。

  [8]无赖:无能,不可靠,意即不能信任。

  [9]上林令:上林苑最高长官。当时上林苑有令一人,丞八人,尉十二人。

  [10]绛(jiang)侯周勃:周勃,泗水郡沛(今江苏沛县)人,刘邦手下将军,吕后时任太尉,后诛杀诸吕,拥立文帝,任右丞相。绛侯:周勃的封号。事详《绛侯周勃世家》。何如人:什么样的人。

  [11]长者:德高望重、才能卓越的人。

  [12]东阳侯张相如:张相如,刘邦时为中大夫,后因平定陈稀之乱有功,受封东阳(在今山东武城东北),文帝时任大将军、太子太傅。东阳侯:张相如的封号。

  [13]曾(ceng):竟然。岂:难道。斅(xue):通“学”。谍谍:同“喋喋”形容说话多的样子。利口捷给(ji):意即能言善辩、口齿伶俐。全句说,可这两人谈论事情竟然连话也不能脱口而出,难道要人们去学啬夫似的喋喋不休的伶牙俐齿么!

  [14]以:因为。任:任用。刀笔之吏:掌管案牍的书吏。古时在竹简上记事,有谬误,用刀削去它。笔是记事的工具,刀是削误的工具。刀笔连称,有添减从心、舞文弄墨的意思。以:拿。亟,紧急。疾:快速。苛:深刻。察:督责。相高:互比高低。敝:通“弊”,流弊。徒:徒然。文具:具备空洞文书的意思。恻隐:怜悯痛伤。全句说,秦朝因为任用刀笔之吏,他们便争着拿做事迅急和督过苛刻来互比高低,然而如此行事的弊端,是照章办事,徒然具备空洞的文书罢了,毫无体恤人情的实际。

  [15]以故:因此缘故。过:过失。

  [16]陵迟:衰替;败坏。有一天坏似一天的意思。

  [17]土崩:像土岸那样的坍塌。比喻彻底崩溃。

  [18]口辩:口才好。超迁:越级提升。

  [19]靡靡:随顺附合。

  [20]下之化上:即“下之化于上”。化:感化。景(ying):通“影”,影子。响:回声。举:拔用。错:舍弃。审:慎重。全句说,况且下面受到上面的感化,比影子跟着形体,回声跟着发声还要快,因此皇上任用谁与不任用谁不可不慎重。

  [21]参乘:陪乘。

  [22]徐行:缓缓而行。

  [23]质:诚,实。

  [24]公车令:官名,即公车司马令。属卫尉,掌管殿门、司马门,负责宫中夜间巡逻,天下吏民上书以及四方贡品均由其转达。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