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韩长孺列传蚡言安国太后》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蚡言安国太后[4],天子亦素闻其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5],迁为大司农[6]。闽越、东越相攻,安国及大行王恢将[7]。兵未至越,越杀其王降,汉兵亦罢。 建元六年,武安侯为丞相,安国为御史

  蚡言安国太后[4],天子亦素闻其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5],迁为大司农[6]。闽越、东越相攻,安国及大行王恢将[7]。兵未至越,越杀其王降,汉兵亦罢。

  建元六年,武安侯为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8]。匈奴来请和亲[9],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10]。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11]。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12],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13],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14]。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15],虏以全制其敝[16]。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17];冲风之末[18],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段意】 建元中安国厚赠汉廷权臣武安侯田蚡,召为北地都尉,升大司农。率兵平诸越,越降,未至而罢兵。建元六年为御史大夫,力陈与匈奴作战胜不获利,攻之不便,主张同意和亲要求。天子许之。

  字数:480

  注释

  [1]武安侯田蚡(fen):景帝王皇后同母异父弟,封武安侯。

  [2]亲贵用事:亲信显贵,执掌大权。

  [3]遗(wei):赠送。

  [4]蚡言安国太后:田蚡向太后提到韩安国。太后:孝景后、武帝母王姥,下同。

  [5]北地:郡名,甘肃、宁夏交界之马岭,在今甘肃庆阳西北。都尉:佐太守掌全部军事。

  [6]大司农:九卿之一,掌租税、钱谷、盐铁及财政收支。

  [7]大行:官名,掌宾客之礼。

  [8]建元六年三句:公元前135年,武安侯任丞相,韩安国任御使大夫。御使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为仅次于丞相的中央行政长官,司监察、执法,并管理重要的文书图籍。

  [9]和亲:汉统治者与少数民族首领或少数民族之间有政治目的的通婚。

  [10]数为边吏,习知胡事:多次担任边防官员,十分了解匈奴等少数民族之事。

  [11]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大多过不了几年匈奴就背约犯边。

  [12]负戎马之足:仗特兵强马壮。

  [13]迁徙鸟举:像鸟飞似地频繁迁移。

  [14]不属为人:不内属汉朝作天子之民。

  [15]罢(pi):同“疲”。

  [16]虏以全制其敝:匈奴以逸待劳,趁汉军疲惫而制之。虏:对匈奴的蔑称。

  [17]鲁缟(gao):鲁地所产的白色生绢,极薄。二句说何况强弩之末连极薄的鲁缟都穿不透。弩(nu):强弓。

  [18]冲风:由下往上的强风。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