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西门豹治邺》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节自 《滑稽列传》)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①。豹往到邺,会长老②,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 苦为河伯娶妇③,以故贫。 豹问其故。对曰: 邺三老、廷掾尝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

  (节自 《滑稽列传》)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①。豹往到邺,会长老②,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 “苦为河伯娶妇③,以故贫。” 豹问其故。对曰: “邺三老、廷掾尝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④。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⑤,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闲居斋戒; 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⑥,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⑦。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⑧,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 ‘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 云。” 西门豹曰: “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 皆曰: “诺。”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⑨,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 “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 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 “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人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 “巫妪何久也? 弟子趣之⑩!” 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 “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曰: “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11)。烦三老为人白之。” 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旁观者皆惊恐。西门豹顾曰: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 “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 “廷掾起矣! 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12)。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13)。” 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十二渠经绝驰道,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14)。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长吏终听置之(15)。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16)!

  【译文】 战国魏文侯的时候,西门豹做了邺城长官。他前往到邺地,就召集会见当地那些年长而有名望的人,询问他们老百姓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长老们说: “痛苦的是,为河伯娶媳妇,因这缘故弄得百姓很贫苦。” 西门豹问了此事的缘由。长老回答说: “邺地掌管教化的官吏,城邑的掾吏,常年向百姓征收钱财,所收的钱币数额达几百万,其中的二三十万用来给河伯娶妇,其余的钱财就被他们与祝巫共同瓜分拿走。这个时候,巫婆就到处巡视,看到贫寒人家有长得好的女子,就说她应当做河伯的妇人,立即下娉娶去。给她洗浴洁身,为她缝制有花纹而轻薄柔软的丝绢新衣,使她离家独居清心静待; 还为她在河边上造一座斋戒宫室,里边张挂着橘红和深红的帐幔,选来的女子就居住在这里边。为她备齐肉酒饭食,经过十几天。大家一齐共同来装饰这嫁娶的场面,就像出嫁女儿那样备办陪嫁的床及床上用品,叫那女子坐在那床上,把它浮置在河面上任其漂流。刚开始时,那床浮在水面,漂浮几十里便沉没河中。这里有女子长得好的人家,害怕巫祝头儿为河伯娶了这女子,所以大多携女逃亡到远处。因此之故,城中愈来愈空无人烟,更加贫困了。这个风俗流传下来已很久远了。民间传说: ‘假使不为河伯娶妇,就会发大水,漂走房屋,淹没田地,溺死人民。’” 西门豹说: “到了河伯娶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送女到河边,一定来告知我,我也前往送那女子。” 大家都说: “可以。”

  到了河伯娶妇的日子,西门豹前往会聚在河边上。三老、官属、豪长、被选女子乡里的父老都会集了,前往观看的百姓约有二三千人。那个巫婆是个老年女人,已七十岁。跟随她的女弟子十来个,都穿着丝绸单衣,站立在巫婆的背后。西门豹说: “唤河伯妇前来,让我看她长得美不美。” 立即将那女子叫出帷帐中,来到西门豹前。西门豹看了她一眼,转过头对三老、巫祝、父老们说:“这女子长得不好看,麻烦大巫婆为我入河伯府禀报河伯,请让我们重新寻找一个美丽的女子,改天送去。” 立即命令官吏士卒一齐抱了大巫婆投入河中。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 “巫婆怎么去了这么久呢? 你们这些弟子去催促她一下吧!”又将一弟子投入河中。又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 “这个弟子怎么去了这么久呢? 再派一人去催促一下!” 再投一弟子到河中。一连投了三个弟子。西门豹说: “巫婆、弟子都是女的,不能够将我的话禀告清楚。烦劳三老为我入河伯府报告。” 又投了三老在河中。西门豹头插笔,伛着腰,做出极其恭敬的样子,面对河立着,等待了好久。那些在旁边观看的长老、官吏们,都很惶恐。西门豹回转头说: “巫婆、三老不回来,怎么办呢?” 又打算派廷掾和豪长各一人入河伯府催促一下。这些人都连连叩头,而且将头都叩破了,额头的血流在了地上,脸色犹如死一般灰白。西门豹说: “好吧,暂且等待一会儿!” 一会儿,西门豹说: “廷掾们起来吧! 看这情形,河伯留客太久了,你们都退下回去罢。”邺地的官吏民众非常惊恐,从此以后,不敢再谈为河伯娶妇的事。

  西门豹当即发动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水渠,引河水灌溉百姓的田地,百姓的田地都得到灌溉的好处。在当初凿渠的时候,百姓开挖水渠少不了有许多烦恼苦楚,因而不愿意干。西门豹说: “老百姓只可以安享现成事物,不可以与他们商讨新事物的创办。现今这里的父老子弟虽然埋怨苦恼我,然而百年以后,必然会使父老的子孙后代思念我所说的。” 直到现在,因为得到水渠灌溉的利益,百姓们都能够富裕满足。十二条水渠横断阻隔了京城通往邺地的快马驿道,到了汉朝的建立,那儿的长官认为,十二条水渠的桥阻拦快马驿道,靠得太近,不方便。打算合并渠水 (减少渠道),而且到了快马驿道边,可以每三条渠建一座桥。邺地百姓中的老一辈人不肯听从长官的意见。他们认为这是西门君所做的。也就是说,这是从前贤良的邺令君所遗留下的模样,是不可随便更改的。那长吏官终归听任邺地父老的坚持,把减渠并桥的事搁置了下来。因此之故,西门豹做邺地长官,名闻天下,他凿渠的恩泽流经后世,没有断绝终了的时候,难道可以说他不是贤良的大夫么!

  【鉴赏】 西门豹,战国魏文侯时邺 (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 令,名豹。曾破除当地“河伯娶妇” 的迷信,并开凿水渠十二条,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以发展农业生产。本文通过西门豹破除 “河伯娶妇” 的迷信活动和修筑水渠之举,表现了西门豹急人民之疾,苦人民之苦的爱民精神,以及修渠引水,灌溉农田,促进农业生产,为民办实事的政治才干。文章分两大层次,一是破 “河伯娶妇”,一是修渠。

  (一) 破除“河伯娶妇” 的迷信。文章先写西门豹任邺县令时,立刻调查研究,会长老,问民之疾苦。当得知 “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并了解详情后,就告诉长老,待河伯娶妇时,告诉他,他也同大家一样去送女。西门豹忧民爱民的精神得到初步显现。

  接着,文章写西门豹在“河伯娶妇” 现场的斗争。河畔,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与会,围观者有两三千人,热闹异常。巫婆已七十,带着十几位女弟子。盛会开始前,西门豹说: “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然后说此女子 “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即令吏卒将巫婆投入河中。巫婆没有回应,西门豹又命派巫婆的徒弟去催,如是者三次,投了三个徒弟到河里。又说: “女人不会办事,麻烦三老到河里报告一下。”又将三老投进河里。最后,准备派廷掾和一个老豪绅去河里催促的时候,那些人都吓得叩头。从此,再不敢提河伯娶妇之事,解除了百姓的痛苦。这里,西门豹用 “请君入瓮” 的方法,处置了巫婆及当地敛财的三老等人,可谓大得人心,大快人心!

  (二) 修渠。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改善邺县人民生活,西门豹征发百姓开凿十二条水渠,引水灌田。但刚修渠时,一些百姓感到烦劳苦痛,不愿干。西门豹说: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果然渠修好后,邺县百姓的子孙后代得水利之福,家富人足。这里,西门豹不迁就百姓落后意识,坚持修渠的政治远见和办事的果断魄力,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 中说: “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西门豹、东方朔、优旃均是《滑稽列传》中描写的人物,他们都具有超尘脱俗、伸张正义、关心民苦的共同特点。本文在写作上同其他两篇一样,叙事简洁,情节紧凑,语言生动。西门豹的形象,通过其语言与行动描写,做到了形神鲜明,妙笔传神。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特别推荐
大家都爱看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